从近几次展会可以看出,家居行业一线阵营的品牌都在玩高雅,二线品牌在秀肌肉,其它的品牌在自娱自乐;全屋定制,大家居,整装的提出,意味着定制行业的客户入口之争已经开始:家装公司利用自己对客户把握的优势想控制家居市场的入口。那么,这些产品商原有的零售入口将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地产商、家装公司、家居卖场、产品生产商,在未来的入口争夺战中,谁会成为主导者?
定制行业上半场:格局已定、胜负未分
珠三角为产业最集中也是最为优势的基地: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好莱客、百得胜、卡诺亚、劳卡、诗尼曼、亚丹、艾依格、科凡、伊仕利、诺维家、德维尔、伊百丽、联邦高登、皇朝、新标等、箭牌、韩丽、大自然柯拉尼等都集中的珠三角形成产业集群。他们依托上半场所累积的品牌财富在不同程度地向其它产业基地进行延伸。
定制家居企业核心集中在衣柜与橱柜两大类别,市场份额约99%;而全品类定制家居企业的市场份额仅约1%。目前全屋定制是家居行业的重要博弈方向,定制家居名企向全屋定制发起冲锋。
竞争格局:简单粗暴 摊牌在即
一线品牌在定制行业的上半场已经完成了产品、渠道、终端市场的基本布局,在下半场的角逐中,特别是经过上半年上市潮手里有大把资金后,营销较量会更简单粗暴。
从目前市场的表象来分析内在本质,现在的一线品牌在从三个方面进行品牌巩固与进攻。
品牌认知的竞争
一线品牌经过上半场的已经基本形成了渠道品牌的认知,接下来对于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占领成为一线品牌的聚焦点。
这个可以从近年各大机场、高铁站、高速、网络、自媒体都可以看出大家在品牌认知与消费者引流上不惜血本进行火拼。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新一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发生改变引起的。现在的年轻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采购会事先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普及进而形成越来越多的终端指名购买的现象。也就是说谁控制了认知入口谁就控制了相对的客户流量入口。
渠道占位的竞争
强势品牌原来在渠道布局中采用的基本策略是:大城市开标准店或精品店,小城市开大店。但随着各个企业全屋定制或大家居模式的升级,他们的开店布局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市场+大家居+大单店
大市场+小微店+引流展示
大市场+大单店+爆款品
这些模式是强势品牌对大市场的布局变化,也就意味着他们对渠道渗透做得越来越全面。
原来单一的渠道加盟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从原来的:总部---卖场---门店----用户
市场占有率的竞争
强势品牌在定制行业的上半场中,业绩主要是通过渠道扩张与市场增量来取得高速的发展,到了下半场,强势品牌必依靠品类延伸与价格延伸来取得突破性的业绩增长;而相对的弱势品牌还是要通过渠道扩张来取得业绩增长。
目前全屋定制是家居行业的重要博弈方向,定制家居名企向全屋定制发起冲锋;这也是品类延伸最直接的表现。
当品类延伸把渠道的业绩价值都挤出来的时候,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要对股民有个交待,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如果碰到一些
总结起来说,强势品牌与弱势品牌在下半场就开始到了要摊牌的时候,在这一场摊牌中,双方都有自己的牌,就看怎么出招。